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因此辽源市战俘营展览馆立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着“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全力履行博物馆职责落实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积极进行社教宣传,让文物工作最大限度地惠及社会大众,现就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 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推进党务工作——全面履行“一岗双责”,激发党建新活力
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定期开展党员谈心谈话;二是重点学习新党章,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新颁布的党纪党规;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思想防线。全年共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书记上党课4次,交流研讨2次,谈心谈话2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人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3篇,党员笔记人均达到2万字左右;
- 免费开放工作成果显著——文博育人能力加强,教育活动受欢迎
我馆每周开放时间达42小时,除了每周一闭馆外,其他时间均正常开放。全年参观人数达7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人数占三分之一。今年我馆参观群众客流量呈井喷式增长,接待各大高校寒暑假社会实践学生2450余人以及接待各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120余次。省内省外其他地区,像新疆、北京等地的学生团体到我馆进行红色研学活动不断,切学生人数较多,多为百人以上团队,因此,我馆工作人员全部带班带岗,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动态安全,保障研学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这也从侧面证明,我馆红色教育、文博育人等功能也已逐渐向辽源地区外延伸。
(三)注重学习交流与研究——文史工作第一位,馆际交流创未来
今年我馆业务职工共参加专业技能培训8次,包括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博物馆协会、吉林省旅游协会、吉林省景区协会、东北“三省一区”博物馆联盟等多方组织的培训活动,其中具有代表性得有:二战盟军战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学术研讨会、吉林省革命文物工作培训班、全国革命文物资源管理和基础工作线上培训以及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博讲解员培训班等。同时馆内利用客流量淡季,开展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活动。真正将展览馆打造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
(四)文物本体保护与景区环境提升——保护文化遗产,提升景区品质
在文物本体保护方面,我馆不定期邀请市、区消防救援大队对我馆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组织单位职工经常性开展险情演练。并且进行了安防工程的工作,对监控、入侵报警、电子巡查、紧急广播等系统进行加装和升级。同时,我们也注重景区环境的提升,通过绿化、美化等措施,为游客营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参观环境。
(五)文物登记与修护——精细化管理,确保文物安全
在文物工作方面,我馆完善了文物登记和修护制度。同时邀请接待了我馆荣誉馆长,美籍华人陈守仁先生以及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民俗博物馆的唐晓轩老师来到我馆进行文物工作,共同对我馆部分藏品进行了保养和研究,讲述了文物工作的要点和建议。我馆已结合实际情况采纳其提出部分建议,对文物摆放及保养方式做出调整。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免费开放与对外宣传工作
1、做好战俘营展览馆免费开放接待工作
2、争取各项业务建设,扩大宣传、进一步提高我馆知名度。
(二)、宣传文物保护,做好遗址保护,开展文物征集工作。
进行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做好旧址的保护发掘工作,定时定点对旧址进行检修和养护。并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文物、史料的征集。积极与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和沈阳九一八纪念馆进行交流、学习。